习仲勋(1913.10.15-2002.5.24)
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第四十章 "改革开放与民主法制相对应" 商品经济激活每个社会细胞

习仲勋历经七十多年革命生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积淀形成科学成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统战、外交一系列思想理论体系。在其波澜壮阔的人生革命实践中,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革命战争年代,刘志丹、习仲勋在领导开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出生如死,浴血奋战,在不断排除"左"的和"右"的思想干扰中,壮大了红军武装,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为土地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中,沤心沥血,科学指导经济运行。1958年秋,习仲勋对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中的浮夸风、瞎指挥,很有看法。批评冒进蛮干,同时也对地方工作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1960年春,习仲勋向中央监委书记董必武报告河南信阳饿死人事件。1961年4至5月,习仲勋带领中央调查组到河南长葛县调查,就农村食堂和公社存在的问题向中央写了报告,引起中央的重视,却导致了他个人命运的悲剧。所谓小说《刘志丹》反党问题仅仅是个借口。习仲勋历16年炼狱磨难,重新恢复工作后,依然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热切渴望全方位改革禁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遵遁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商品经济配置社会资源的巨大能量,使改革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粉碎"四人帮"后,习仲勋重新恢复工作,主政广东。但当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难以维计。包产到户,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渴望的诉求,再次被社会主义新中国农民自发提出。习仲勋在陕甘边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发展生产、发展生产力,大力兼顾发展工商业,繁荣经济,为党为革命战争,为人民生活提供极丰富的物质财富,毛泽东代表党中央曾经为领导经济建设成绩卓著的习仲勋等二十二人予以表彰。毛泽东在一副漂白布上为习仲勋写了"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以表现对习仲勋领导经济建设的肯定与鼓励。习仲勋长期带在身边,成为他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当时在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为根据地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习仲勋已操作得非常科学成熟,功业辉煌,面对广东在解放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十年探索中偏面追求社会主义"公"和"纯",僵化封闭的政治经济模式。通过走访,习仲勋思想深处受到极大震撼。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首先通过对省委至全省党员队伍的整风,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统一全省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使大家从文革的阶级斗争政治氛围中,迅速转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建设中来。从"以粮为主"逐步转至"以经营出口副食品为主";积极发展建筑材料工业,各类加工业,开辟旅游区,办好商业,服务业和文娱场所等等。
习仲勋带领省委一班人,和全省各级党委,大抓经济建设。抓农村经济建设,抓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打农业翻身仗,使全省农业生产大丰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当年就基本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
农业发展又推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对外贸易,对外加工。"三来一补"使企业迅速地发展起来,城乡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到两年农民有吃了,收入增多了,到处都可以听到欢歌笑语。
1978年习仲勋主政广东,包产到户,所充当的已不再是历史悲剧的角色,而成为中国伟大改革的激昂前奏。包产到户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使他们成为生产的主人和现实的主体。这是继土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所得到的又一次解放。
习仲勋推进城市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全方位改革,激发了全省乃至全国各阶层人民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把人民的主体性从传统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改革也使主体从中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习仲勋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最前沿制高点,是排头兵、领航人。在他引航下,揭启城乡全方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实验区,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习仲勋全方位开创城乡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强劲迅猛之势很快推向全国。在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基本思想时,习仲勋实际已奠定了这个基本思想的基础,实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人民主体性的又一次飞跃。
就市场经济一般情况来说,他以经营者自身的主体性以及相互间的自由协作和平等竞争为主要特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自由生产的现实的基础。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及一系列严峻精巧的选择机制作用下,市场经济培养和发展了人们的自主、自立、自尊等精神。具有最广泛地、最深刻地、最积极地创新精神和创造智慧。他要求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从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自主地享有经济利益,自主地承担风险损失。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经济,从封建桎楛下解放了人,它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了科学技术空前的飞跃性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在这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市场经济进入现代文明,人也由市场经济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自主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市场经济的一切基本特征外,有以其公有制的基础地位,按劳分配,国家计划调控以及集体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等重要特征区别于资本主义。这些基本属性即使它可能继承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使它避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的主体性的流失和异化,从而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实现人的主体性。在正常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数经济行为的主体不再是国家而是无数企业和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不仅可以通过国家这种人民主体的特殊形式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而且可以在具体的微观领域中摆脱不必要的行政权力束缚,依据责、权、利的统一的原则,成为独立自主的行为主体直接从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一种经济运行机制,除了宏观上能够最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外,还内在地要求作为市场主体和基础的企业,重新审视和解决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竞争或选择中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生产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为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前景,作为这种主体性的物化形式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能创造的更高的劳动生产效率。
与高度集中,包罗万象的计划经济不同,这种主体性的实现不仅要依靠政治动员,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而且有赖于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竞争机制的压力。与资本主义更为不同的是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有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制约和引导,这种主体性既不会被狭隘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所疑惑,也不会因高科技的发展而湮灭。这种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和利益上的驱动合力所造就的人民主体性,是动力与约束、理想与现实、人文目标与功利目标,精神与物质,目前与长远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以往政府包揽一切,管了许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的局面。从宏观上看当行政权力陆续退出那些以不再属于自己的领域,而把它交给市场调节时,官僚主义的底盘从根本上被削弱了。一般来说企业自主权的大小,与国家机构臃肿程度成反比,与官僚主义成反比。市场经济使企业不再是行政部门的附属,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行为主体。他们经营活动的依据不再是高度集权,自上而下,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而是市场供求关系及自身利益。在市场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强制的作用下,每个企业都会本能地,自觉的,源源不断地产生反对不讲效益,权责分离,不求进取,冗员堆积等等官僚主义的强大动力。商品经济这一"天生的平等派"在实现等价交换的同时也为民主政治所包含的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提供了现实基础。商品经济所要求的在起点平等基础上的竞争,激活了每一个社会的细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它所必然带来的人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全面提高,参政意识的增强,身份角色由单一化,凝固化向多样化,流动化的转变,所有这些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是从基础层面上削弱官僚主义的保证。因为官僚主义的作用总是与社会中各阶层,特别是领导阶层的成熟程度,自制能力,参与能力等成反比。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结构和功能真正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体。毛泽东所梦寐以求的劳动者的权力,只有在这种经济框架内才真正具有实现的可能。
习仲勋早在1980年前后主政广东,在我国城市政治经济体制全方位改革的启动阶段,高度清醒地提出"改革开放与民主法治相对应"的依法治国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主体性的一次新飞跃;也是更高更新层次反对官僚主义的一次新飞跃。在实现社会主义前提条件下,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习仲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与民主法治相对应",带来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现代化,为反对官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了丰富的体制资源,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反对官僚主义的第二次,也是更重要的一次新飞跃。
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转折阶段,对人民主体性的确认和发挥,习仲勋从陕甘边区创建民主政权建设,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使一系列人民史观、人民民主、人民主体思想理论的继续、发展、丰富、完善,与时俱进,深化飞跃到更高层次。主要表现是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群众一面",时刻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热情地肯定和坚决地支持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习仲勋主政广东,改革之初,困难重重,要杀出一条血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要冲破各种陈旧观念的束缚。在这个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关头,他以思想家的智慧,政治家的计谋,战略家的胆略,革命家的抱负,改革家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健康有序向前发展。这种勇气从何而来呢?这种勇气是建筑在人民拥护的基础上。得道多助民拥护,人间正道是沧桑。与毛泽东一样,习仲勋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定制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作为各项工作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习仲勋在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于这种新的历史高度,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上来认识和把握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把人民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诸如联产承包一类重大实践证明,人民的主体性推动了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使这种主体性成为现实,得到更新、更高层次的飞跃发展。
习仲勋早在革命战争岁月,开创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时代,英明睿智,敏感、充分、深刻地认识到,繁荣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具有极大的能量,极强的推动力,但并非万能。必须有严谨成熟的法律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相对应。当时制定有一个法令:凡党政军干部,如贪污10元以上者执行枪毙。以此警戒自己的同志。正是有了这条法令,在根据地工作人员中没有贪污案件发生。对于负责干部要求更为严格,犯了纪律,有了错误,都要施以相应处理。
习仲勋在革命战争岁月,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建设中,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对推动生产力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巨大能量,但并非万能。当今资本主义经济也正日益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一样,资本主义自己破坏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明,如通过高消费刺激大规模生产,它热情鼓励享乐主义生活方式而破坏了新教道德。20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不是设法提倡积极刻苦的工作,而是以物质占有和鼓励享受证明自身的正确。在生产和工作领域里,它虽然不乏鼓励勤奋与自制,献身于事业和成功以及有远见行为的机制,但在消费领域里,它培养的却是及时行乐、挥霍浪费和炫耀以及寻欢作乐的消极颓废的末日心态。
在西方,不论是"后工业社会",还是人本主义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市场并非万能。物质财富的丰富也可能导致人们精神的贫乏,导致人的孤独、压抑、疏离、苦闷和焦虑,导致道德的沦丧和价值观的絮乱。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产生和广泛传播,正是这种现状的反映。这些作品中对真善美的冷漠和对崇高意义的消解,以及充斥其间的对丑恶、古怪、罪恶、荒唐、病态、愤怒等等心情和意识的描写和发泄,反映了资本主义现代人的无奈和自卑。世界现代化的里程提醒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现代中国,在道德价值观领域中面临着双重的任务和飞跃:一是要从传统进入现代,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观念过渡,二是在集中精力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时,注意避免西方"后工业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弊病。
在毛泽东、习仲勋对人的素质的理解中,道德价值的要求和标准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他们希望人们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充实健康的人生追求和精神生活,重道德,守纪律,大公无私,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等。这种道德哲学的核心,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习仲勋敏锐地感觉到了商品经济这柄双刃剑所必然带来的道德上的缺失,所以提出对此应"加以限制"。热切地希望中国繁荣与发展,并希望找到一条使经济发展与道德完善并行不惊的理想发展道路。习仲勋的"改革开放与民主法治相对应",客观公正地、高度清醒地、科学正确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道德价值观的优秀成果。他对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辩证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
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来说,市场经济的确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为人类的道德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某些基本原则,但它通行的一些基本原则—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等等,却不能成为人类理想道德境界的准则。面对着这个跨世纪的两难问题,习仲勋既没有把眼光投向过去,也没有把目标设定为对市场经济的跨越,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艰巨的但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他认为经济工作应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生产力标准应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道德标准在生产力标准面前,只具有从属的意义。像毛泽东一样习仲勋排"左"抗"右",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着高度的敏感,他决不让道德的沦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代价。高度清醒地提出"改革开放与民主法治建设相对应",严格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区分开来。他认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会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社会发展有赖于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等同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除经济指标外,还包括各种非经济指标,这其中就包括人的素质、道德价值观等等。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说,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经营者的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我国经济改革中,利益导向不断加强,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提高是必然的。这既是主体性实现的条件,又是其实现的结果。但是,为了使社会、使主体平衡地发展,就必须在强化利益导向的同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增强道德制约的力度,把利益导向与道德价值观的倡导结合起来,必须与民主法治相对应。同时必须坚定不移用无产阶级先进的世界观、道德价值观培养人、塑造人。从长远的眼光看,具有这种世界观、道德价值观的主体,才能以理性的态度去利用、发展自身的智力因素,使之具有进步的人文价值,才能使主体更科学、合理地驾驭高科技的力量。当人们越来越多地眼光展望新世纪时,会更深切地意识到,现代化的实现只倚重物质层面的指标未免贫乏、片面。认识主体性等人文价值方面的内容理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虽然对于主体性的内容理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虽然对于主体性的内容及其实现条件的理解还颇多争议,但从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理解方法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体系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显然更切合于人类世界历史科学正确必然的前行规律,和发展的必然趋向和要求。习仲勋正是基于人类史河大潮这基本规律的趋向和要求,直面广东改革开放。针对当时所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社会各界称赞不已,生机勃发的大好前景,习仲勋纵观古今中外,高瞻远瞩,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英明果断庄严而严谨地提出"改革开放与民主法制相对应"的一系列思想理论,确保改革开放在民主与法制制约下,健康良性,生机勃勃,持继发展,前程似锦。他激情澎湃,坚毅不拔地向世界宣告,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正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强国梦,富国路的前行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正梦想成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繁荣富强,风清气正,清正廉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实践证明,她神圣庄严地昭示,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正确的道路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她们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光芒万丈的辉煌灯塔。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和创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实现了近现代中国人民主体地位一次质的飞跃。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刻,习仲勋主政广东,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揭启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人民主体性的第二次飞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不到半个世纪内,中华民族实现了两次伟大的飞跃。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地艰辛地伟大实践中,继往开来,及时、严谨、广泛、深刻地总结汲取成功的经验与失误的教训,把它转化为更高层次地智慧力量,和前进的勇气。坦荡面对,勇于改错,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坚持真理,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真理,维护正义,斗志昂扬,奋勇前进,永葆生机勃发的青春活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管理能力,治理能力,科学思想体系,执政能力,领导能力,在跨越更新、更高的层次中不断地成熟。中国共产党人以生机勃勃的凝聚力,战斗力,
引领全国人民,昂扬奋发,清明图治,开创社会主义无比优越的辉煌盛世;开创华夏史河更伟大、更崇高的历史新纪元的丰功伟业。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得天独后,渊源深邃。首先它来源于科学先进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它广泛深刻地吸收了中国悠久文明积淀的全部精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地相结合,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彰显着无穷的优势和无尽的潜力。中国共产党人以独特的优势,坚定自信,从容乐观,迈着坚实的步伐,面向世界,走向光明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