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专题 > 望羊角花开 凝羌风古韵

望羊角花开 凝羌风古韵

2016-11-28 20:11:40 来源: 人民艺术网

 

望羊角花开 凝羌风古韵 


——2016羌历年庆祝晚会暨峨思拉霸奖颁奖晚会在京举行

 

       文/武 雷  摄影摄像/白万超、王浩瀚

 

 

    人民艺术网讯:2016年11月13日,由北京羌族同乡联谊会和北京羌族文化公益基金共同主办的“望羊角花开,凝羌风古韵”2016羌历年庆祝晚会暨峨思拉霸奖颁奖晚会隆重举行,300余名在京羌族同胞和来自首都各界关心关注羌族的嘉宾齐聚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音乐厅,他们佩戴着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羌红,互祝“纳吉纳鲁”,共饮咂酒,同舞萨朗。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都江堰市、雅安市,少数分布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和云南省,现有人口约30.9万人(2010年),自称“日麦”、“尔玛”,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羌历年,羌语称“日麦节”,意为“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等,因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活动为期3-5天,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为主要内容的最为隆重的节日。羌族没有文字,大量的羌族文化是靠口传心授来传承的。“日麦节”活动在民间长存而不衰,这说明她和她的民族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1986年,由在京羌族同胞首先发起“日麦节”活动,由此“日麦节”作为羌族文化品牌的亮点倍受国内外媒体和学者的关注,并为官方所认同。1988年,茂县、汶川、理县、北川四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日麦节”活动,同年,该活动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为羌族同胞的法定节日。“羌年”于200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羌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羌族传统节日“日麦节”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北京羌族文化公益基金理事、人民艺术网首席执行官黄鹂在大会上说:羌族有一句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羌族人天生能歌善舞,民间歌谣亦丰富多彩。其中,羌族多声部民歌是他们最原始、最古老的无乐器伴奏演唱形式。“人们常说西方音乐是多声的,中国音乐是单声的。“其实我们少数民族里有大量的多声部民歌,而且形态非常丰富。少数民族民歌的发现完全改写了中国音乐史,改写了我们对于中国音乐的基本认知。”

 

 

    北京羌族文化公益基金理事张波向记者介绍,北京羌历年庆祝活动起始于1986年,这也是全国的第一个专门的羌历年庆祝活动。早期传统的羌历年活动,通常是聚餐的形式,是羌族同胞的简单聚会。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北京举行的羌历年活动得到了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活动邀请了在京羌族同胞中的优秀人才,为羌族学子们做各种讲座和报告,开阔大家的眼界,增长大家的见识,庆祝节日的同时,将关注点更多转向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以往羌族文化讲座和学术报告的基础上,本次羌历年庆祝活动以首届“峨思拉霸奖”颁奖作为重要主题和活动亮点。“峨思拉霸”在羌语里的意思是羊角花,是羌寨里最常见的一种高山杜鹃,被称为“羌族人的守护之花”。经过几位专家学者认真的评审,2016年度首届“峨思拉霸奖”名单出炉:一等奖郑伍曦 《龙溪羌语语法》;二等奖王保峰《龙溪羌语实验研究》、夏懿《透视疼痛——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生命文化》;三等奖孙文 《资源人类学视角下的黑水县多布村的生业研究》、卞全琴 《阿坝州境内自愿移民的人类学研究》、刘杨《羌族民间故事毒药猫变形母体研究》、李有静《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建自经纬》。

 

 

  张波说:“羌族人重视教育,人数不多的羌族,却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在北京工作的羌族同胞中,就有很多知名学者,比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副教授张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成龙等。举办 ‘峨思拉霸奖’评选就是要鼓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到羌族文化研究中来,本次获奖的学生来自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既有羌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他们提交的论文或调查报告,都是与羌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语言、民俗等相关的主题,这是很好的开端,‘峨思拉霸奖’评选的开展,对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传承和推广,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届“峨思拉霸奖”还专门设立了特别贡献奖,中华民族园羌族馆馆长余步勇荣获了这项殊荣。能歌善舞的余步勇来自四川茂县,是一位朴实的羌族汉子,1995年来到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交流演出两年,2008年正式承担起了中华民族园羌族馆的演艺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羌族馆成为首都推广和宣传羌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为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顾30年来的羌历年活动,在京羌族同胞的生活,也和我们的国家一样,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在北京的羌族同胞,主要是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的青年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活跃,一些经商,务工人员也从羌族地区来到了首都。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羌族同胞有近500人。”参加了1986年首次羌历年庆祝活动的张波回忆说:“当时我是一个17岁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学校门外的白石桥大街还挺立着高大的杨树,国家图书馆附近还有白菜地,感受最深的是那时候我们的眼界、能力、学识和现在的大学生无法相比。30年前,羌族学生很少能来北京读书,大部分人更对外国一无所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羌族学生来到北京读大学,甚至出国留学。30年来,年轻一代羌族学子的进步和他们在羌族文化传承中体现出的责任感、使命感,令我们感到欣喜,这也是设立 ‘峨思拉霸奖’的初衷。”

 

 

 

活动花絮集锦:

 

 

 

 

 

 

 

 

 

 

 

 

 

 

相关文章
测试视频
  •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男,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塘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学院,为已故十...
    【详细>>】
  • 李荣海
    李荣海,1949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字耕夫、泰达,号耕夫草堂主人、艺海斋主人...
    【详细>>】
  • 靳尚谊
    靳尚谊,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
    【详细>>】
  • 张海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详细>>】
北京综艺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络实名: 人民艺术网
Copyright 2004-2013 www.chinahln.com 人民艺术网,All Rights Reserved 伊利 赛博大象
京ICP备13026215号-1

法律顾问:岳成 

艺术顾问:高占祥、刘大为、张海、杨力舟、沈鹏、冯远、曹灿、王明明、张飙、孙菊生、张旭三、权希军、赵立凡、涂向东、舒适、熊伯齐、汪国真、唐杰忠、朱坤岭、李春明、雷群